• 沒有找到結果。

結論與建議

在文檔中 F|ae|MDspe Gi (頁 136-163)

台灣地區近十年來由於都市化的蓬勃發展,都市空間朝高層與高 密度發展。現今的新興社區因為都市發展與居住型態的改變,建築物 朝高層化發展,居住密度高層化、社區的規模擴大、開放空間增加、

居住人口複雜化…等現象,顯示社區實屬一災害潛勢嚴重地區。研究 調查發現,社區居民年紀偏高,多為上了年紀之銀髮族,其居民偏低 的防救災的意識、不頻繁的社區居民互動,都降低了災難發生時避難 行為的效率,當災難發生之短暫避難時間,社區人群屬性扮演著人群 生存與否的重要條件。尤其在多數人口居住的住宅社區內,緊急避難 場所與防救災避難道路的設置、指定、規劃,皆是防救災規劃上重要 考量之因素,所以完善的防救災體系規劃中,避難人員的認知度因素 必須列入規劃考量,針對活動人群對於社區周圍之避難、道路、消防…

等,防災系統之認知程度高低,可探討目前防救災系統規劃設計之缺 失。認知度因素更是可能直接的影響避難與救災和避難空間系統是否 能適時的發揮其功效。因此本研究依據調查分析之結果,提出以下之 結論與建議:

6-1 結論

一、人員屬性認知與避難

人員屬性關係著情緒之掌握、思考及判斷,更左右著避難之行為,

由人員屬性調查結果得知,亦有年齡層、居住年期之屬性,其攸關著 避難安全。因日常活動皆於社區周邊且居住年期較長之原因,故對環 境較為熟悉,故對避難的掌握的選擇會較為明確,但每人確有個人的 選擇,容易有混亂之情形產生,人員屬性不僅與空間環境相互影響外,

更可推斷於環境認知強度影響到避難安全,故應於防救災避難規劃上 考量該地區人員屬性之因素,提供防救災避難空間指定、設置需求之 參考。

二、空間環境認知與避難

環境空間因子認知度統計分析發現,認知度較高的環境空間因 子,因居民潛意識中存有特殊屬性與情感,較易喚起居民之記憶,如 生活性之設施場所、道路節點、提供民生物質需求之建物等。故社區 人員的日常生活習慣及作息,皆對自身社區鄰近周圍的學校、公園場 所具有較高的認知,那是因為居民日常使用較頻繁之休閒運動場所。

經由研究發現不同社區空間特性、人員屬性,對該地區的認知距離亦 不相同,普遍居民對於空間的認知度最高的是社區外圍 0-350 公尺的 空間因子,而將距離再往外 350 公尺時,認知度明顯降低。且老舊社 區內居民多為六十歲以上之銀髮族,故在災害發生時,必然會影響居 民安全避難之可及性,不同之人員對自身環境認知度亦不相同,致使 有認知不均的情形發生,於認知上便有偏向之問題,若是規劃避難系 統時,沒有將其認知偏向列入考量,必會造成人群避難方向與緊急避 難據點衝突或混亂之情況產生。

三、環境認知影響因素與避難

當大規模地震發生時,該地區特殊的屬性與記憶,影響著避難人 群的避難行動,認知度愈高時愈能掌握避難行動及時間掌控,而環境 認知扮演著引導避難成功之重要因素。經由研究發現,認知度高低主 要在於社區區位不同與人員屬性差異之因素,在分析後主要影響新興 社區認知要素類型皆分佈於「社區區位交通網絡便捷,居民對外交通 主要幹道連結處」;而主要影響老舊社區認知要素類型皆分佈於「社區 居民特徵包括年齡層、居住年期較長之人員屬性」,而影響新興、老舊 社區共通性之認知要素類型分佈於「提供居民對居住安全及民生需求 之標的性警消局、醫療診所、生活店鋪」等因素,由此顯示認知程度 高低影響避難行動可及性與避難場所設置需求,故日後規劃社區防救 災據點時,應先調查分析影響環境認知因子是迫切需要的,且對爾後 避難安全是有助益的。

6-2 建議

一、環境認知與避難規劃

(一)環境認知偏向與避難指標設置

人員認知度之高低受社區環境空間因子影響,致使認知不均之 情形發生,致使在認知範圍便有偏向之問題,如果在規劃避難系統 時沒有將其認知偏向列入考量,必會造成人群聚集避難方向衝突或 混亂之情況產生。所以對於認知偏向明顯的區域,需要加重在避難 系統規劃時的影響因素,故利用避難指標之設置提高避難場所的認 知度,而避難指標之設置場所點應選擇認知度較高之空間因子、醒 目顯眼的地點,如道路節點、生活店舖、標示牌...等。由於避難是 群體性活動,若有較多數人能選擇正確之避難場所,並帶動其他活 動人群的逃生行為,將可達到有效化解認知偏向之慮。

(二)環境場所認知與避難場所劃設

社區內活動人群對於週邊環境場所之認知度高低,將反應出當 大規模地震災害發生時,活動人群於避難場所的選擇。社區周邊之 避難場所應視其需求而不同,提供緊急避難、臨時避難或臨時收容 之功能,在劃設上應考量活動人員對該環境空間認知距離,如下圖 (6-2-1)。故在防救災據點設置指定時,若能考量代表性影響環境認 知成份因素,於認知度較高之空間因子、醒目顯眼的地點,如道路 節點、生活店舖...等,並透過傳單發放及定期宣導告知當地區域人 員避難據點所在位置及功能,有效提升避難場所認知度以達安全避 難減少傷亡產生。

B

A

防災據點位置 防災據點服務範圍 提升避難場所認知度

人員至防災據點最大認知距離 人員至防災據點最大認知距離 人員避難路徑的選擇

A、B 區域(社區)

圖6-2-2 變更防災據點服務偏向圖

(三)人員屬性與避難規劃

社區人員屬性和認知熟悉度之間是有差異與相關的,老舊社區 之整體活動人群大多屬於齡層較高之銀髮族,故在災害發生時,必 然會影響避難時可即性、有效性,且緊急避難場所之劃設上,也需 因應不同的人員屬性備有臨時緊急醫療救護設備器具,如下圖 (6-2-2)。

圖6-2-2 變更防災據點服務偏向圖

所以年齡層較高之人員於避難時速度及認知上都較為薄弱,且 社區內的活動人群大量多出現於夜間,是因外出工作人員都已返 家,故在避難場所規劃應考量著重於「緊急避難場所」及「臨時收 容場所」且具有中長期收容之功能為主,因地震發生的三分鐘內,

人員尋求緊急躲避場所,而住宅區主要的功能為居住,人口最密集 的時間為夜間,故臨時收容場所設置應以夜間人口為標準。故日後 在社區防救災據點設置指定時,若能回歸考量各地方區域避難據點 之人員屬性影響因素,俾能有效安全避難減少傷亡產生。

A

B

防災據點位置 防災據點服務範圍 變更防災據點服務偏向 人員至防災據點最大認知距離 人員至防災據點最大認知距離 人員避難路徑的選擇

A、B 區域(社區)

參考文獻

【1】 江崇誠,台北市大規模地震時商圈活動人員避難行為特性之研 究,國家科學委員會,2002

【2】 鄭世楠,清雲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空間資訊與防災研究中 心,2002

【3】 林瑞欽、劉邦富,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:社會篇,中華民國 公益活動促進會發行,2000

【4】 林振春,社區營造要有教育策略,收錄於氏著《社區小百科》,

1998,頁 3-7

【5】 黃南淵,新社區之規劃,銀來出版,1982

【6】 鄭熙彥,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,1985,頁 10

【7】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,1992,頁 222

【8】 社會工作辭典,三民書局

【9】 林振春,如何擬聚社區意識,整建社區社會,理論與政策雜誌 1994,頁 117

【10】 蔡宏進,社區發展中心對社區組織運用,社區發展季刊,第 75 期,1996

【11】 施鴻志,社區實質環境品質評估作業手冊,內政部建研所,1996

【12】 陳其南,縣市層級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手冊,1998

【13】 Calder wood,2000,頁 16-17

【14】 李誠慶,資訊化社區發展條件與案例模擬之探討-以工研院「光 明新村」資訊化社區為例,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,2001

【15】 古宜靈、辛晚較,社區、文化、設施,社區發展季刊第七十三 期,1996

【16】 吳郁萍、莊翰華,社區總體營造之闡釋,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 期,2000

【17】 黃定國、彭光輝,都市老舊住宅社區更新規劃與開發原則之研 究,內政部建研所,1998

【18】 黃正義,台北市社區建設之研究,成文出版社,頁 16、38 。

【19】 魏郁祥,新興社區「社區意識」建構過程之研究-龍潭百年大 鎮個案。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,1998

【20】 吳郁萍、莊翰華,社區總體營造之闡釋,社區發展季刊第九十 期,2000

【21】 江崇誠,社區防救災據點與救災避難路徑之調查與設置之研 究,國家科學委員會,2000

【22】 林昱光,遊客對遊憩資源的衝擊與防治策略態度之研究,東海 景觀碩論,1997

【23】 郭彰仁,遊客環境態度之觀點探討公園不當行為管理策略以台 中市為例,東海景觀碩論,1998

【24】 室崎益輝,地域計畫與防火,1998

【25】 室崎益輝,大規模災害時之避難行動與避難計畫,台北,內政 部消防署,演講搞

【26】 何明錦、簡賢文,都市空間大量人群避難行為基礎研究,內政 部建研所,1998

【27】 簡賢文,地震災害避難行為特性之調查研究,警學叢刊,2000

【28】 何明錦、李威儀,從都市防災系統檢討實質空間之防災功能-

(一)防救災交通動線系統與防救據點,內政部建築研究所,

1988

【29】 張益三,都市防災規劃之研究,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處 市鄉規劃局,1999

【30】 陳建忠、詹士樑,都市地區避難救災路徑有效評估之研究,內 政部建研所,1999

【31】 何明錦、簡賢文,都市空間大量人員避難行為模式之建構,內 政部建築研究所,2000

【32】 陳建中、黃定國,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有關防災規劃作業程序及 設計準則之研究,

【33】 周素卿,台北市南機場社區貧民窟特性的形構,2000

【34】 黃定國、彭光輝,都市老舊住宅社區更新規劃與開發原則之研

在文檔中 F|ae|MDspe Gi (頁 136-163)

相關文件